课堂教学心得体会
随着时间的流逝,开设礼仪已经两个多月了,看着看着孩子们全新日异的变化,让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,所有的辛苦都不算什么,都从那甜甜的微笑和一声声早上好,再见,对不起,谢谢您,没关系中得到了回报。
今天这节课,我们讲述的是爱护公物(洗积木)。
当孩子们坐好,打完招呼以后,我说:“听,是谁在班级里哭啊!这时,班级里静悄悄的,只听见非常伤心的哭声。我问小朋友,是你们在哭吗?小朋友说:“不是,”那是谁在哭呢?我们一起听听吧!这时我变成一种特别的声音,开始自述:“我的名字叫积木,是小朋友的好朋友,我每天和小朋友玩特别高兴。可是最近有几个小朋友不爱护我,你看看,我的身上多脏呀,腿也要断了,都怪他们,把我扔来扔去,掉在地上不捡起来,还用脚去踩。呜呜…………说着说着,积木止不住又哭起来。
幼儿听了积木的话,都难过的低下了头。
这时,教师趁机提问:“积木怎么了?”
幼儿回答:“哭了”!
教师又问:“他们为什么要哭啊?”
幼儿回答:“脏了,腿要断了,让小朋友们踩了!”
教师又问:“那样做对吗?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不让我们的积木哭呀?”
幼儿回答:“爱护积木。”
对,要爱护积木。不扔它,不踩他,把它清洗干净,教师做出总结。
现在我们就来把它清洗干净。让幼儿自己动手清洗干净,从中感受劳动的快乐。洗完积木以后,教师扮演“积木”,对小朋友说:“谢谢你们把我洗干净,现在我又可以和你们一起玩了。
在这一教学活动中,幼儿对积木为什么哭了,和洗积木环节最为感兴趣。课后,听到幼儿说:“回家我也要把家里的积木洗干净。”
幼儿礼仪的概念是:幼儿在幼儿园、家庭、社会、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。
正如一位美国教育专家所说:“一点一滴的教育孩子,就像是在戈壁滩上捡起的石子。二十年后我们发现我们所见的石子太少了,因为他们都变成了钻石。 |